再次見到這張照片,是在潢川縣一位文化學者寫的《光州:三個星期的危險逃亡與兩張老照片》文章中,但是按照他的理解,該照片是在光州(后改稱潢川)小潢河上所拍。本著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初衷,筆者進行了多方面查證,并得到了我市文化學者崔中玉、周建山等人的鼎力支持。經過反復查詢比對,我們一致認為該照片當屬周家口端午節(jié)老照片。
2025年05月29日
河南周口這座小城很獨特,潁河、沙河、賈魯河匯聚于此,為一馬平川的平原城市注入了靈魂。少年時代始,我便在小城的街頭巷尾、潁河兩岸寫生創(chuàng)作,從事攝影工作后,拍攝一河兩岸更是生活日常。
2025年05月29日
古往今來的讀書人無不渴望自己的居所中能有一個單獨的空間作為書房,在那里讀書寫作,馳騁思緒。初唐詩人王勃的詩句“直當花院里,書齋望曉開”,即彰顯了文人對書房的摯愛。
2025年05月24日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神經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說,他們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改進了腦機接口植入設備,使一名失語18年的中風患者能以更接近自然語言的速度將想法轉換成語言表達出來。
2025年05月24日
記者近日從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獲悉,中法天文衛(wèi)星已探測到超過100例伽馬暴,其中一例來自130億年前的“嬰兒期宇宙”,將助力探索更多宇宙起源與演化之謎。
2025年05月24日
一直喜歡郁達夫的作品,也很想去他的故鄉(xiāng)看看。然而,在來富陽之前,竟不知他有這樣一篇以真實地名“東梓關”為標題的小說。網(wǎng)上搜索時又發(fā)現(xiàn),東梓關如今的聲名更多地緣于它是現(xiàn)實版的《富春山居圖》,設計獨特的回遷安置房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
2025年05月24日
我第一次與何東平同志見面,立即感到他必是一個優(yōu)秀老練的報人。他認真傾聽,反應很快,總能抓住要領。他的言談話語表達的思想清晰準確,恰到好處,你覺得對面是一個與你意會神通的人,有頭腦,不乏味,有足夠的知識修養(yǎng)。
2025年05月24日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周口日報》創(chuàng)刊快35年了。這些年,報社全體人員嘔心瀝血、砥礪前行,狠抓質量、不斷創(chuàng)新。
2025年05月23日
2025年05月23日
袁醫(yī)生是我們旮旯胡同里家喻戶曉的老中醫(yī),八十多了,耳不背眼不花,頭腦清明,身體硬朗。胡同里的人都說這是修來的福氣。
2025年05月23日